糖友也能当美食家-饮食五要素
饮食五要素
控制总量
总量,即总热量。总热量是影响血糖变化的重要因素,血糖的高低直接反应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。
控制总热量并不是说少吃少喝,摄入的热量越少越好。热量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,糖尿病患者如果摄入的热量不足,就可能引发低血糖,病情就会加重。
控制总热量,就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,每餐都有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,而且要限量,使血糖、血脂的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值。
饮食多样
多样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有益,既可以吸收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,又可以饱口福。主食不能只吃米饭,也要吃豆类等杂粮。副食应尽可能地多种多样,每天最好能够吃4~5种蔬菜。
适当吃些水果对稳定血糖有一定的作用。吃水果的前提是:有选择性地吃;在血糖控制比较理想时适量吃;在血糖、尿糖不稳定的情况下,坚决不吃。
干果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糖尿病患者有益,如花生米、葵花子、南瓜子、核桃仁、杏仁、果仁、榛子、松子、板栗,均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平衡,可以调节血脂,提高视力,是天然的保健品。
饮食清淡
清淡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食盐中的钠离子能够增强淀粉酶的活性,进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。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的盐,其血糖浓度就会增高,极易导致病情加重,还会诱发高血压病,并且会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展。
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食用高脂肪、高蛋白食物,其血管就会硬化,极容易导致糖尿病性高脂血症、糖尿病性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。
限酒
医学研究表明,酒对糖尿病的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。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,空腹饮酒极易出现低血糖。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,饮酒可引起心慌、气短、面颊发红等症状。
由于过量饮酒而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并不罕见。轻度糖尿病患者如欲饮酒,只能少量饮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、果酒,并且避免空腹饮用。重症合并肝胆疾病者严禁饮酒。
愉快进食
愉快的饮食情绪与营养一样重要。当带着愉快的心情进餐时,各种消化酶分泌量会增加,既有利于消化和吸收,又有利于稳定血糖。
若心情不好时进餐,除消化吸收会受到影响之外,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,促使糖原分解,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,这对血糖的控制非常不利。
发表评论